江阴教师资格证培训班_距离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开考了,留给考生们备考的时间也在一天天减少,今天整理了一些幼教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主观题考点
一、学前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1、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不同是造成个体差异的重要基础,这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心理学依据。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2)生理成熟
①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②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2.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细分为家庭环境、托儿所或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
3、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越明显。
(ps:掌握两点:1、每一种因素的意义和地位;2、能够从三个方面去分析材料中幼儿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儿童发展理论
1、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美国格赛尔
主要观点:
① 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②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 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著名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2、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创始人)
(1)"刺激--反应说"代表人物。心理的本质是行为。(2)环境决定论
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
(1)操作行为主义,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2)强化理论:强化、消退、惩罚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1)观察学习:新行为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作用四个具体过程。(2)强化的模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年龄阶段
年龄
心理-社会矛盾点
发展的关键
婴儿期
0——1.5岁
信任对不信任
婴儿发展与看护者之间的依恋与信任关系。
幼儿早期
1.5——3
自主对羞愧、怀疑
幼儿习得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控制并知道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
学前期
3——6岁
主动对内疚
儿童尝试完成新事情、激发新想法,并不为失败所击倒。
童年期
6——12岁
勤勉对自卑
儿童必须学习文化技能,克服自卑情绪。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① 发展受四个因素共同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② 认知发展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③ 前运算阶段思维主要有四个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2)泛灵论(3)不可逆性(4)相对具体性
三、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新生儿期
婴儿早期
婴儿晚期
先学前期
年龄
0-1月
2-6月
6-12月
1-3岁
特征
(1)心理发生的基础:无条件反射(本能动作:吮指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巴彬斯基反射);(2)心理发生的标志:条件反射出现;(3)注意发生的标志:视听觉集中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2)眼手协调动作开始出现(4-5个月)(3)主动招人(最初的社会性交往需要)(4)开始认生(5-6月)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坐、爬、站、走等动作
(2)手动作开始形成
(3)言语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发展,出现分离焦虑(具有个体永恒性)
(1)学会独立行走;(2)言语的形成:2-4岁是婴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3)表象:1-1岁半
(4)想象和思维:2岁左右
(5)自我意识萌芽(最初的独立性):2-3岁儿童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以上就是“江阴教师资格证培训班,幼教考试知识点整理!”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关注上元教育!
